Home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杂文 | Github | 知乎专栏 | Facebook | Linkedin | Youtube | 打赏(Donations) | About
知乎专栏

16.8. 出现问题为什么会相互推诿

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同事反目成仇,背后给你一枪,将责任推给其他人。有时可能是部门相互推卸责任。这种做法会像瘟疫一样传染,影响更多的人或部门效仿。

如果不加以控制,后果很严重,波及面广,一旦成为定势,你再想翻盘非常困难。不管你是否愿意或承认,这将会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你想改变,很难!你会发现新入职的员工很快学会并适应这种推诿的企业文化,新鲜血液总是少量输入的,就像得了癌症一样不可控制。

出现这样事情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会议这样一种方式反馈到自己身上:你怎么对待别人,被人就怎么对待你。

16.8.1. 管理混乱根源是什么?

在我看来很多管理混乱的问题根部不是管理问题,而是管理层根部不知道该行业/领域的工作流程和如何开展工作。

于是便自己研究出一套方法,去实践,实践的验证过程中爆出出无数的问题。

将混乱归为执行力问题,根源在流程的问题。

16.8.2. 我来详细分析

首先是“管理者不懂技术”,如果管理者不懂技术,什么都想管,又管不好,当出现问题后,这位裁判只能听各部门负责人报告,那个部门的口才好,嗓门高..... 那个部门就有优势,无法做好裁判工作。败下阵来的部门背黑锅,他们也不是孬的,骑驴看账本,走着瞧,挖坑埋地雷也要找回面子。

“组织架构不合理”。平级部门最爱干的就是制定各种流程,让其他部门按照我的流程走,这样每个部门都会如法炮制,流程很多做法是给上面看的。

“自身定位”,我认为每个人或部门都要有服务意识,我在外企工作多年,在外企HR,财务等等部门都是服务部门,确切的说是“主动服务部门”,他们会主动上门服务,例如财务会问问你有没有什么要报销的.....。而在国内大部分部门都是等你去主动找他们,他会会告诉你流程是什么,流程怎么走,这件事我不负责,你应该去找谁。服务意识是需要强行推行,中国人还没有达到服务意识层次。

“背黑锅文化”除了问题急于找人背黑锅,揪出肇事者,责任全是他的,这在中国是惯用手法。我的经验是千万别找人被黑锅,不要单指某人,出现问题谁都有责任。

一旦企业出现这个推诿行为的苗头,必须要控制,不可蔓延。避免出现多个平级部门,必须有人能领导这些部门,做好裁判工作,使他们不敢推卸责任。

16.8.3. 工作流设计

工作流的设计应该有冗余节点,即当流程走不下去的时候必须有备用策略。

工作流不应该是线性的,允许旁路存在。

 

16.8.4. 直接责任人(DRI)制度

中西职场观念的差异,中国同事总是把工作任务当做皮球一样踢来踢去,“我经常发现当一个人将工作交给另外一个人去完成时,他同时将跟进工作完成质量的任务一并交送出去。当我问他结果时,他会说:不知道,我已经将这件事交代给其他人了。” 罗夫希望自己的管理理念能改变现状,可发现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摘自:老外眼中的中国职场

苹果公司公司发明了这样一个管理概念:直接责任人(Directly Responsible Individual,简称DRI)。DRI遍布于公司各个层级。在苹果,谁负责什么,永远不会搞混。DRI的名字经常出现在会议进程表上,每个人都知道谁是直接负责人。如此公开透明的责任制使得每一个员工没有互相推诿和偷懒的机会,一旦项目出现问题,很容易找到出现问题的环节予以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而且,一个项目只能有一个DRI,如果超过一个DRI,那就等于没有直接责任人。DRI能够有效加速决策流程,也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会议。

16.8.5. 审批的陷阱

企业需要购买一个设备,于是就填写申请单,找你签字审批,作为老板,你并不知道该买还是不该买,于是出现了层层把关,层层审批。

首先让申请人的直属领导先审批,然后再依次向上提交并审批,最后提交到你这里,你认为这样应该没有问题了。

结果各种申请单如雪片一般提交到你这里,并且前面都已审批,大家都签了字(同意),与此前相比,申请单只多不少。

你会发现你下面的管理层对于下面提出的申请,来者不拒,大笔一挥“同意”。

这些人比你更懂这个设备吗?恐怕他们跟你一样不知道要买的设备能做什么,如果拒绝审批,误了事怎么办?

他们比你更有责任心吗?前面的人已经审批通过,我干嘛拒绝呢,这不是讨人嫌吗?

最后大家都签了字,请老板定夺。如果出了错,谁都不负责。

在互联网企业也是如此,程序猿写完程序,测试通过,产品觉得没有问题,一路绿灯,就上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