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杂文 | Github | 知乎专栏 | Facebook | Linkedin | Youtube | 打赏(Donations) | About
知乎专栏

1.6. 中继台冷清怎么破?

最近十年中继台如雨后春笋,尤其是最近三年国家推行数字化,很多模拟中继台被淘汰下来,在网上不到1000元即可淘到崭新的中继台。只要有好的位置,定制一个双工器,一个中继台瞬间诞生,门槛非常低。

但是谁也解决不了中继台架设后,没人上台的问题,每天等等冷冷清清,在QQ群,微信群动员动员,偶尔上来几个人,随后有进入了无人守台的状态。

15年前由于电信不发达,智能手机还不普及(一种智能机是微软的WinCE,一种智能机是诺基亚塞班系统),GPRS数据通信费用也比较高,人们的通信方式非常单一,电报,写信,传呼机,电话。只有这四种通信方式。其中电报已经衰落,一线城市已经没有人再用,偏远城市还在使用,虽然叫电报,已经有了自动发报机,无需人工按电建。2000年来深圳后给家里写过三封信,之后电话费越来越便宜,电话取代了写信。我没有赶上传呼机时代,直接进入了手机时代。

2G时代对我们业余无线电几乎没有任何影响,2G时代主要是文字信息传播,我们的电台是语音通信,音质方面碾压电话音质,使用电台吹水(广东话聊天)是高大尚(高端大气上档次)。

进入3G时代,智能手机的发展和普及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以塞班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一夜之间遍地开花,3G让多媒体通信成为可能,文字,语音,图像。与电台相比,电台是实时通信,必须守台。而手机是存储转发通信,不比一直守着,信息会帮你发送出去,接收到信息会提醒你。这时3G对业务无线电已经产生了威胁,但是由于电信资费比较高,所以业余无线电还是有发展空间。

真正影响业余无线电的是4G时代,微信的出现让火腿的数量锐减。此时火腿出现两极分化,一些火腿去玩短波了,不再上中继台。之前在中继台上吹水的人转到了手机即时通信APP上。毕竟电台携带不方便,不能点对点通联。

即使是数字电台也没能挽回火腿的流失,数字电台能提供复杂的通联,例如短信,全乎,组呼,GPS坐标位置,蓝牙附件等等功能。但是数字电台的价格始终居高不下,相比模拟电台,即使是泉州数字机也不亲民。另外还有一些老火腿难以接受数字机,就如同当年很多老摄影师,抵触数码相机一样。

怎样才能让中继重回从前的那段时光?

我分析了很多原因,也想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我先说说我自己

首先打开电台,调到中继频率,守听一会,发现没有人,喊几嗓子CQ,也没有人应答。然后关闭电台,扔到一边。每次在网上看到厂商推出新产品都有一种冲动,但是想想中继台上一个人都没有,心就凉了。

遇到不熟悉的火腿,各自报完信号和设备,就没有话题继续聊了,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是如此?

解决中继台冷清很容易,就是多组织活动,让火腿见面,相互熟悉后,彼此就知道对方喜欢聊什么话题。

组织活动,不限于通联和架台,还可以是徒步,露营,骑行,自驾……

扩展话题,也不限于无线电,包括摄影,汽车,旅游,甚至美食……

台网活动,目前台网模式是点名后散场,其实台网可以搞很多线上活动,例如科普,讲座……

中继活动,每天或定期搞一个话题,围绕话题展开讨论,类似FM 106.2交通频率一样。 今天的话题是 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