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杂文 | Github | 知乎专栏 | Facebook | Linkedin | Youtube | 打赏(Donations) | About
知乎专栏

5.10. 末位淘汰

5.10.1. 什么是“末位淘汰制”

“末位淘汰制”是一种绩效考核制度,早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ceo杰克韦伟奇首先提出,并开始运用于企业。“末位淘汰制”于上个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目前,在国内仍有一些企业在追捧,特别是竞争性较强的销售型企业。

通常用人单位会根据其企业战略和具体目标,结合岗位的实际情况,设定一系列考核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的考核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排名,排名末位的员工就会被以不胜任工作的理由淘汰。

首先,末位淘汰制可以有,但要注意不是所有行业和岗位都适合,末位淘汰制适合什么行业呢?

其次,“末位淘汰制”度容易引发法律纠纷,由于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与《劳动合同法》规定相冲突。单纯以末位淘汰为理由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公司需向员工支付两倍的赔偿金。现在的员工的维权和法律意识非常强,并非所有员工都会任由公司摆布的。

5.10.2. 采用“末位淘汰制”的行业?

这里以保险/银行行业为例,这些企业招聘业务人员是来者不拒的,与其说是招聘业务人员,不如说是渠道开发,招聘有人脉的员工,利用员工的人脉关系促成交易,一旦他们的人脉关系消耗殆尽,不再为企业创造价值了,这时企业也就不再需要他们了。

银行/保险公司的很多业务很多是一次性的,所以他们需要不断招聘新员工,利用员工的人脉开发客户,公司要的是员工的人脉关系,而不是员工产生的劳动成果。员工几乎不创造价值,员工的价值就是他的人脉属性。银行/保险公司是通过劳务关系来获得销售渠道资源。

所以他们常常采用“末位淘汰制”来做绩效考核。

5.10.3. 哪些行业不能采用“末位淘汰制”?

企业需要员工创造价值的行业,就不能采用“末位淘汰制”。因为招聘创造价值的员工是有成本的。前面所说保险公司招聘进来的员工,几乎不用培训,只要老员工带着新员工与客户见面即可,甚至新员工上交手机号码之后,就完成了他的使命。

招聘有价值的员工,企业要付出成本有哪些:

  1. 人力资源的筛选和面试成本
  2. 各部门配合招聘的时间成本
  3. 入职后磨合时间成本
  4. 新员工培训成本
  5. 新员工学习成本
  6. 老员工带薪员工,占用老员工时间,影响老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
  7. 新员工不适应企业,试用期内离职,前面都白做了
  8. 等等……

把这些成本核算后,你还会末位淘汰?这时你要反思了,是谁把不合格的员工招聘进来的,导致了这么多烦心事?如果源头控制好招聘,就不需要开除不合格的员工了。

工作中我们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好不容易招聘到了合适的员工。三个月的试用期,老员工带新员工,付出了很多时间,在我们高兴的通知给他办转正手续的时候,员工提出了离职,三个月白忙。

现在是企业与员工双向选择的时代,试用期三个月,企业考察员工,但同时员工也在骑驴觅驴,随时都可能离开。

末位淘汰是有成本的,是时候给面试官做绩效指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