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专栏 |
目录
时间是公司最稀缺资源,但多数时间并没有得到高效合理利用。若想让你的员工达到最高工作效率,必须珍视他们时间,制定规章合理分配时间,并投入精力尽可能为公司创造最大价值。
为了确保项目最终的按时完成的一系列管理过程。它包括具体活动的界定,如:活动排序、时间估计、进度安排及时间控制等项工作。
时间管理站项目管理40%的内容,很多人对项目管理的理解就是时间管理,其次就是质量管理。
前段时间工作关系,用回了Windows 电脑,自从用了苹果电脑之后,我已经有10多年没有正经使用过 windows的。我在 Windows 中发现了一款工具,ToDo List 惊叹做的十分不错。我评价他好,是因为他是 windows 11原生集成的,不需要我额外安装软件。工具界面精简,小巧,典型西方思维。如果是我们国产软件,已经是介面花里胡哨,堆满这种垃圾功能。
为什么西方如此执着于时间管理软件呢?
例如 ToDo List(待办事项)、Schedule(计划任务)、Calendar(日历)、Sticky(便签)Project(项目管理)等等,这些软件几乎是所有操作系统的标配,电脑上有,手机上有,电子邮件里面有,例如Outlook,即使通信里面也有,无处不在。其实Alarm clock(闹钟)也是时间管理软件。
你会发现身边的国人,没有人用这些软件,如果真没有人使用,企业花那么多时间和研发成本,做这些工具干啥呢?你能看到几乎所有各种配套软件都必须有类似功能,例如企业微信,钉钉,飞书…… 一边是没人用,或者使用率极低,另一边企业大力投入人力开发,这不是矛盾吗?
其实在外国这些软件使用率是极高的,十几年前,我在外企工作,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进入公司系统,看看今天的 ToDo List,然后就开始一天的工作,5点前提交当日工作,并与加州的办公室同事们做工作交接。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着项目(Project)、 时间轴 (Timeline)、里程碑(Milestone)、任务(Ticket)……
后来外企离开中国,我们都不得不纷纷进入国内企业工作,我们开始在国内企业践行这种外企的管理制度,跟进入其他几家国内企业的几个同事都聊过,都相当的成功,工作效率不仅高,计划实施有条不紊,公司相当满意。
但是并不能保证,我们每进入任何一家国内企业都能做上一把手的管理岗,更多是要维持现状,你无法改变当前的公司制度,所有人都已习惯的当前的制度,无论它有多不合理,效率如何低下,人们都不想改变,都在待在舒适区中。更多时候是,先保证自己生存下去,而不是吧别人从舒适区中拉出来,把企业从泥潭中拖出来。
回到本文主题,为什么我们的时间管理如此混乱?有那么好的工具,我们不使用呢?
因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缺乏时间管理教育。时间管理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可是我们的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剥夺孩子的这部分能力。也就是我们的家长,充当了闹钟、代办提醒、计划任务、里程碑…… 的角色,是不是这样呢?早上,你叫孩子起床,然后叫他吃饭,紧接着给他收拾书包,告诉他还有5分钟,快点吃饭,然后在催促他去上学……
这个场景熟悉吗?
你没有意识到,这一系列的助理/秘书工作,不是应该孩子自己完成吗?他不能把计划录入进,电脑、手机、儿童手表、智能音箱。
在你充当他的助理/秘书的时候,你疏漏了某项代办事项的提示,你的孩子还会对你发火,都怪你没有提醒他,对不对?
当它们长大成人,进入社会后,谁还能跟在他们身边,给他们充当助理/秘书,每日不厌其烦的做人肉闹钟?
这就是为啥,孩子一旦断奶(成人,离开家庭,走向社会)对与时间管理就一团糟,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从来没有做过 Time Master(时间主人)、一直充当的是 Time Slave(时间奴隶),前者是自控型人格,后者是他控型人格,是一个被人安排的人生,从未对时间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