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杂文 | Github | 知乎专栏 | Facebook | Linkedin | Youtube | 打赏(Donations) | About
知乎专栏

3.4. 为什么你读了那么多书依然没有改变命运?

本文所说的读书不是上学,不是读课本。

问: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书依然没有改变命运?

答:因为读书并不能改变命运,读书只能增加知识储备量。

3.4.1.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农民工在东莞图书馆留言「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这位农民工在东莞图书馆读了20年的书,却没能改变自己的圈层。

细了解发现他读书存在问题,在我创建的微信读书群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问题出在哪里呢?

下面我在自己分析一下:正常人如果能坚持读20年的书,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社会圈层。

3.4.2. 不切实际的阅读

图书也是有圈层定位的,也就是说不同的书,是写给不同圈层/阶层看的。

你要找到属于你当前圈层的书,然后不断提升自己,以及圈层在去选择属于该圈层的书。一旦你升了圈,下级圈层的书就要放弃。

举例:A同学喜欢读企业管理的书籍,可他目前还是一线员工。企业管理对于他来说想当遥远,没有做过管理层的他,也难理解书中内容,根本无法消化哪些知识。他应该读读跟自己当前工作相关的书籍,快速提升业务能力,尽快升圈。对于企业管理的书籍10年以后再读都为时不晚。

3.4.3. 读什么书能改变命运

这位伯伯 小学文化 爱读《春秋》、《资治通鉴》《二十四史》......

不仅符合前面所说的不切实际,这些书也无法改变他的命运。文史类书籍是陶冶情操的,对于工作没有任何帮助。

能改变命运的书籍有两种

  • 课本 (知识需要在院校获得,老师口传心授),知识占比 20% ,系统化学习为主,老师言传身教。
  • 杂书 (知识来自社会,自行阅读),知识占比 80% ,学习伴随终身,碎片化学习为主,自学为主。

如果这位伯伯能够多读读跟自己工作相关的书籍,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完全可以提升社会圈层。很多人大学毕业后从此不再读书,20年的阅读量积累起来,完全可能把哪些不读书的大学生踩在脚下摩擦。

所以,先读能变自身现状的数据,工具书优先阅读,但是长时间读这些容易枯燥,所以配点文学,历史(占比不要超过10%)。

《资治通鉴》这种书是教古代帝王管理江山社稷的,我收藏了一套柏杨版的,但是现在我觉对不会去读,等我晚年是在没事干再翻一翻。

读历史书书籍要多视角,中国学者格局很小,中国史是汉人,中原视角出发。建议读剑桥和日本讲谈社的中国史。

除了「课本」和「专业书籍」还有什么书可以读?我们还应当阅读通识类书籍。

3.4.4. 与读书改变命运相比,更多人更相信学历改变命运

我有几个同事,他们职业遇到了天花板,他们的第一个想法是提升学历,在职考研或去读博,周围遇到过多起,他们的特点是不喜欢读书,喜欢钻研课本。更依赖记忆力,对于思考,创新他们很头痛。最终也没能改变他们的社会圈层和命运,仅仅是工资比别人多200-2000。

如果仅仅是想多赚2000元,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

3.4.5. 我们处理知识的流程

我们处理知识的流程是,输入,处理,输出。

第一步是输入,包括阅读和听取,这是信息的输入操作,读书只能改变你的信息输入量,增加知识储备,如同你往硬盘中不停复制文件。输入这个阶段分记忆力占有优势,但不是绝对的,电脑硬盘比大脑可靠得多,加上搜索引擎技术使得很多工作不再依赖人的记忆力。

第二步是处理,包括知识分类,归纳,推理,演绎等等,这是一个整理和消化过程。如果不仅仅输入不做处理,那么你的大脑跟垃圾桶没有任何区别,且是未做分类的垃圾。真正的知识是有体系的,而不吃杂乱的堆积,这是把信息转化我知识的前提。

第三步是输出,包括口述和写作两种能力,随时可以从自己的知识库中调出知识,组织称语言和文字。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让知识创造价值。

有些人是在输入的阶段出问题:例如不喜欢看书,看书头痛,多数大学生上学期间不读书,毕业后进入社会更是不读书。所以知识储备量严重不足。

有些人是在处理阶段出了问题:处理知识的前提是积累了足够体量的知识,然后就想磁盘碎片整理一样,将知识重新归类,加工,整理后放入记忆图书馆。这需要深度思考过程,深度思考跟有些动物的反刍行为很像。反刍,是指某些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知识也是这样,不断地从记忆图书馆中取出知识,然后一番思考后,去伪存真,将更新的知识再次放入记忆图书馆内。

有些人是在输出阶段出了问题:无法将储备的知识游刃有余的调取输出。

3.4.6. 碎片化学习

学习应以碎片化学习为主,系统学习为辅。我为什么会提出这个理论呢? 原因如下,首先时代变了,我们必须顺应时代背景。

学习方式

彼得·德鲁克:你必须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

许多一流的作家学习成绩都不太好,我们熟知的温斯顿·丘吉尔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们在回忆上学的经历时,往往觉得那纯粹是折磨,然而他们的同班同学却很少有这样的记忆。这些作家或许不是很喜欢学校,但最让他们感到痛苦的是无聊。原来,作家们通常不是通过倾听和阅读来学习,而是通过写作来学习的。由于学校不允许他们以写作的方式来学习,因此他们的成绩很糟糕。

纵观世界各地的学校,它们在办学时都遵循这样一种思路:只存在一种正确的学习方式,而且这种方式适用于所有人。但是,对于学习方式跟别人不太一样的学生而言,被迫按照学校所教的方式学习简直就像下地狱。事实上,学习方式很可能有六七种之多。

有的人,如丘吉尔,通过写作来学习。有些人则通过做大量的笔记来学习,比如贝多芬。他留下了大量手稿,但他说自己作曲时其实从不翻看那些手稿记录。有人问他为何要保留手稿,据说他的回答是:“如果我不马上把灵感记下来,我很快就会忘掉。一旦我把灵感记下来了,我就永远不会忘记,但也永远不需要再翻看那些记录。”有些人在实干中学习,而另外一些人则通过听自己说话来学习。

在一切有关自我认识的重要因素中,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是最容易的。如果我问别人:“你是怎样学习的?”多数人都知道答案。如果我又问:“你有没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很少有人给出肯定的回答。然而,按照合适自己的方式学习是发挥才干的关键,否则你就会陷入无所作为的困境。

值得一再强调的是:别试图改变你自己——你不可能做到。但你得努力去改进你的做事方式。还有,不要尝试那些你做不了或做不好的工作。

知识构成

知识构成,20%的知识来自学校(系统化学习),80%的知识来自社会(碎片化学习)。

普通人获取知识的方式主要是学校,老师和统一的课本。同样的模式灌输给千千万万的学生,学校是流水线式的教出同样的学生。你学到的知识,别人也学到了。

人与人的差距就是从社会渠道获得的80%知识,这80%的知识来个各种渠道,读书只是其中之一,可能有人苦苦摸索出来的,从电视上看来的,有些饭局上听来的,有些是喝茶聊天交流出来的,有些是父辈言传身教得来......

系统化学习

系统化学习就是上学,是知识0-1的过程,系统学习的过程,必须一步一步来,不能跳过中间的步骤。学校的教材是精心编写的,教材的知识体系是螺旋上升的,课本教材的编写考虑了知识的范围和知识的关联和交叉,知识是递增的,不断放大的过程。

例如一年级的教材是知识的基础,与其他年级的知识是不交叉的。二年级的知识与一年级交叉,同时又扩大了范围。同理,三年级的知识涵盖了一、二年级,再扩展。中学 - 高中 - 大学 ...... 如同一颗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系统化学习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高考是系统化学习的分水岭,从你填写志愿那一刻,你的知识体系开始收缩,最终从通才变成专才。

碎片化学习

碎片化学习就是读书,早期写一本书可能耗费作者半生,出版的门槛也非常高,所以那时的每一本书都是作者毕生心血,书的质量是相当高的,书籍开本通常是32开。

如今是个人就能写书,随便一本书都超过300页,开本绝大多数是16开,捞干货不到两页纸,这种书籍充斥着图书市场。你会发现很多书中提出的观点当时感觉好高大上,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你发现这个观点 50 年前就有人提出了。例如管理学很多体系/模型等等上个世纪就已经很成熟了。

读书是有方法,技巧的,如果你不懂,每页逐字阅读,就跟看肥皂剧一样浪费时间。我记得早期的电视剧多是一集,上下两集或上中下三集,后来就有四级到十二集,现在的电视剧普遍是30~80级,基本没法看。常有网友将一部80集电视剧剪辑制作成40分钟的精剪版,图书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你需要自己去筛出里面的精华。

我觉的经典书籍和 90年代之前的书,尤其是32 开本的书籍,可以逐字阅读。

互联网时代,读书只是获取知识来源的一种方式,你还需要从更多的渠道获取知识。

这时代碎片学习显得效率更高,必须要说明什么是“碎片化“是指:

  1. 时间碎片化,随时随地学习
  2. 内容碎片化,内容丰富,来源丰富

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

碎片化学习必须遵循:“先结构化,后碎片化”否则碎片化学习弊端大于优点。

举个例子,早期建高楼大厦方式,是从打地基开始,然后一层一层的建,最后封顶,这种方式就是系统学习。

而现代建筑完全不同,打地基采用深井方式,然后桩上面浇筑混凝土框架,一旦主题框架完成,接下来的施工自由度非常高,不必逐层施工。甚至可以多工种同时进入施工,这就是碎片化学习,前提是你先结构化,然后碎片化。

似乎最近几年开始流行钢结构主体了,早期的逐层施工一个大楼需要几年,混凝土框架方法可以缩短到一年,而钢结构框架这种建筑可以缩短到半年。这种方式是模块结构化。

碎片化会终完成知识体系的拼图。

碎片化学习就如同完成一幅拼图,我们的知识体系存在很多空缺,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不断填补空缺,最终完成这幅拼图,形成知识体系。

3.4.7. 学习的三个阶段

日本剑道有个心诀,叫:守 破 离

  1. “守”:最初阶段须遵从老师教诲,认真练习基础,达到熟练的境界。
  2. “破”:基础熟练后,试着突破原有规范让自己得到更高层次的进化。
  3. “离”:在更高层次得到新的认识并总结,自创新招数另辟出新境界。

三个阶段分别对应: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

80%的人停留在了运用知识的阶段,即通过掌握的知识获得一份工作,成为「打工人」知识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工作的工具,如同武士的刀。改变命运考虑的是创造知识。

3.4.8. 知识的舒适区

知识是分层的,是一层层堆砌的金字塔。很多人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学的不亦乐乎,我管这个叫「知识的舒适区」。

人们学习知识,更喜欢在水平学习,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深耕,这样只能增加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越是熟练,越让人产生错觉,认为自己水平和认知提高了,实际情况是并不能提高自己,这是坐井观天式的学习,你看到的世界永远是天那么大,但是水井确实越挖越深。

不突破认知,就无法学习到认知以外的知识,你会本能的决绝认知以外的知识,人都不喜欢改变,要提高自己,必须爬出井口,离开舒适区,重新挖一口新井,接受更高的挑战。

通常人是不会主动学习的,在所以原始社会进步非常缓慢,原始人在学习了生产和生活技能后,不再探索新的知识和技能。

现代社会是如何驱动一个人主动去学习的?

让我们主动去学习更高维度的知识,有两种力,一个是内驱力,另一个是外驱力。

内驱力是指:人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使他去主动学习,多数人没有这种能力。

外驱力是指:奖励,诱惑,恐吓,武力手段。 好好学习,将来……;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

本质上现代教育就是通过外驱力,强迫一些人掌握现代生产生活技能,谈不上为社会输送人才。社会机器需要不停运转,机器的零件就会有损耗,人就是这部社会机器运转所需的一部分零件,这些零件需要定期更换,有些零件还会提前报废。

内驱力可以伴随终身,外驱力是不持久的,所以几乎绝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就不再学习更高维度的知识了,因为没有了外驱力。

另一个原因是,学习是对未来的长期投资,短期之内看不到收益。

现在读书是为了服用与社会机器,社会机器需要运转,就需要零件(人),这个机器日夜运转,需要不停的保养,替换掉损坏的零件,淘汰的过时的零件,报废掉无用的零件。

3.4.9. 利用好工具

荀子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假:借助

意思是君子的资质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君子之所以高于一般人,是因为他能善于利用外物.善于利用已有的条件,是君子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